查看原文
其他

无性无爱5年,一生被厌恶:我们都被《清平乐》里的帝后CP骗了

池槿文 女神书馆 2020-09-06

寂寞空庭春欲晚,梨花满地不开门。





《清平乐》热播至今,帝后CP仍是最大的看点。


但追剧至此,我们会发现,曹皇后也太惨了——


成婚5年,无性无爱,一直被误解。


先是被骂丑,后又被张贵妃夺走帝王的宠爱,一生委屈,一生压抑。


但不可说。


一说就是错。


她一步步失去纯真与明艳,变成提线木偶。


历史上的曹皇后也是这样么?


还真是的。


如果你看完今天这篇文章,一定会发觉,历史上的曹皇后,与《清平乐》里江疏影扮演的皇后,几乎如出一撤,完美复制。


甚至更为凄惨。


也更令人叹息。





曹皇后不是懦弱的女子。


她出生官门世家,是将军的后代。


先祖曹泓是清河郡的太守,父亲也是高官。


但令曹家声名显赫的,不是这二人,而是祖父曹彬。


曹彬是北宋开国功臣,有建功立业的战绩。


欧阳修就夸过:“曹武惠王斌,国朝名将,勋业之盛,无与为比。”


意思是,曹家名将辈出,外人无法比拟。


这样的家境,子孙后代必然不会差到哪里去。


曹皇后正是这时出生的。(因还未封后,以下简称曹氏)


按照家规,曹氏自小熟读经史,能写诗,还会作画,尤其是写飞白书字体,堪称一流。


可以说,在当时的世家女子中,她绝对是佼佼者。


而这样的姑娘,深得父母喜爱。


在曹氏豆蔻年华时,父母便为她物色了一个男子,名李植。


他家对曹家有恩,为了报恩,曹家便打算将女儿许配到他家。


至于品行如何,没有深究。


曹氏就这样莫名其妙嫁给了李植。


那时她一度以为,自己这一生,便跟随这个男人过了。


此后余生,是生是死,是平淡是幸福,也无所谓了。


但李植不知怎的,在成婚当日,翻墙逃了。


史料称,他这是“植惊走,逾墙避之。”


意思很明白了,李植见了曹氏,很是吃惊,然后爬墙跑了。


跑了?也算是大奇观了。


这一点也令后人很疑惑,到底是为什么呢?


有人说,因为曹氏长得太丑了。


而这一点,也成了她后来悲剧的起因。


图片来源:腾讯视频


李植逃走后,曹家颜面全无。但曹家可是大家族,不能轻易就算了。


他们跑去逼问李植,到底是什么原因。


李植说:“其实我不想成亲,我只想修仙。”


他这话引发众怒。


不过既然他心意已决,曹家人也不好说什么,只好带着曹氏,回到家。


曹氏的第一段婚姻,就这样戏剧性结束了。


她甚至来不及体会,什么是爱情,什么是夫妻关系,就成了被休女。


没几年,宫里来了消息,要召她进宫。


她跟父亲进了宫。


这一去,曹氏的命运开始扭转。


多年后,她一定想不到,此后60多年,她会被迫走到权力中央,成为摄政者,成为两次变法的见证者。


但离开那天的情形她一直记得。


当时家人看着她红妆染面,新衫加身,几度欲言又止。


她感觉到不对,想问发生了什么。但最终一句话也没说。


经过上一次失败的婚姻,她已经学会了少言谨行。


这是家规。


也是她逐步悟出的一个道理。


家人帮她整了整衣褶,眼中泛泪。


她依然什么也没说。


只是或许没人注意到,曹氏在踏出家门口那刻,曾偷偷回过一次头。


而命运就在前方,铺开了传奇一幕。


那天,她与父亲一起走进太后宫殿。


章惠杨太后召进她,表示要立她当皇后。


她没有拒绝。


也无法拒绝。



就这样,曹氏成了宋仁宗赵祯的皇后。


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慈圣光献皇后。


她也并非是赵祯的第一任皇后。


而是第二任。






先简短介绍一下宋仁宗赵祯。


见到这个名字,或许我们还是很陌生。但其实,不少大热电视剧都有他的存在。


《少年包青天》中,他是狸猫换太子的小皇帝。


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里,他就是祖母嘴里的宽容和善官家。(宋朝称谓皇帝为官家)



提到他,就不得不提他治理下的宋朝。


大量史书表示,宋朝在赵祯手里,达到了空前的繁盛,用现代的说法,宋朝的GDP占据全世界总量的80%。


文化上,也战绩丰厚。


唐宋八大家中,北宋就占六家。


同时,也涌现了不少名人,如晏殊、范仲淹、欧阳修、狄青、富弼,还有我们熟知的包拯,都是这时候的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,也是诞生于这一时期。


但他终究没能逃脱帝王的命运,自小众叛亲离,被人压制着长大。


赵祯不是生母抚养长大的。


确切来讲,懂事前,他一直不知谁是自己的母亲。


赵祯从小由杨淑妃抚养,也就是前文的章惠杨太后。


后来他继位,当了皇帝,又遭到刘娥太后打压,很是压抑。


直到成年,他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一名宫女,名李氏,只是有幸被宋真宗看中,才意外怀孕,有了他。


李氏死后,因与帝王有血亲,被追封为宸妃。


而宸妃的离去,也为赵祯的女儿徽柔公主,埋下凄惨的命运。


当然,这又是一辈的故事了。


话说回赵祯。


因一直被刘太后监视,他刚到成亲的年纪,便被迫娶了郭皇后。


也就是他的第一任皇后。


郭皇后嫁给赵祯那年,不满13岁,年轻,性子辣,也不懂深宫规矩,明里暗里得罪了许多人。


赵祯很讨厌她。


有一次,赵祯正与尚美人亲热,突然被郭皇后看见。


她一走近,听见尚美人竟在说她的坏话。


她气坏了,大步向前,举起手就要打尚美人。


赵祯一看,见自家嫔妃要打架,形势不对,于是想要劝阻。


结果,就在这时,尚美人一个转身,跑到了赵祯身后。


郭皇后的手已经伸出,因太用力,来不及收回,一巴掌打在了赵祯的脖颈上。


赵祯的脖子,被活生生划出两条血痕。


当朝天子被扇耳光,君威何在?


他怒了,在当日朝堂上,愤怒地表示要废后。


理由是:郭皇后进宫这么久,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,留着又有什么用。


宰相吕夷简顺了帝王的意思,也表示郭皇后太失态了。


郭皇后最终被废。


幽禁在常宁宫。


她被幽禁后,赵祯无所顾忌宠幸尚美人,也为美人的父亲封官加爵。


因实在太宠,惊动了整个京城。


就在这时,赵祯病了。


他变得很憔悴,怎么也治不好。


大臣们开始推测,称这是因为帝王沉迷于女色所致。


坊间也开始传,指帝王自从有了美人,便不再早朝。


因这一点,众人附和,一定要将美人送出宫。


赵祯无奈,纠结了许久,才将柔媚的妃子,遣送出去。


因这事,也加快了貌丑的曹皇后,走进大宋宫殿。


只因大臣们觉得,“貌丑不祸君。”





曹皇后成为大宋皇后那年,刚满18岁。


经过这些年的历练,她不再是当初的少女,变得愈发谨慎。


成为皇后后,她日常做的,便是独处。


在宫里养养花,培育一下稻谷,顺便看看经书。


偶尔也望一眼天空,白云飘然,大雁南飞,哪里是归宿?


赵祯对这位新皇后,也极其不喜欢。


确切来说,比当初的郭皇后还要厌恶。


历史专家推测,全因赵祯是颜控,嫌曹皇后长相平凡。



至于真实原因,无从考究。


对于赵祯的冷漠,曹皇后不计较。


或许也计较过,但无疾而终,改变不了什么。


她便什么都不做了。


只是当好一个端庄的皇后,一个不犯错的妻子。


这时,赵祯很是奇怪,自从与曹皇后成亲后,他莫名想念当初的郭皇后。


于是时不时给郭皇后写诗词,字里行间,全是思念。


郭皇后看到是君王写的,喜不自禁。


但她有自己的矜持,不愿出去,而是回应说:“要我出去可以,但你必须堂堂正正,洗去我的罪名,我才会出来。”


赵祯有些犹豫。但某天他又见到曹皇后,决定还是将郭皇后接出来。


曹皇后听闻这个消息,没有任何情绪。


她继续养稻谷,看经书,处理后宫大小事。



可赵祯的愿望还是落空了。


因为一年后,郭皇后死了。


年仅23岁。


有人说,她是病死的。


也有人传,是宰相吕夷简怕郭皇后出来后,重获圣宠,会报复他,于是先下手为强,干掉了隐患。


这些也只是猜测,至于她的真实死因,无人得知。


她就这样,在最烂漫的年纪里,死在了这孤城里。


赵祯获知郭皇后去世后,很是悲伤。


他以皇后的礼仪,将被废的郭皇后下葬了。


一段凄惨的皇宫故事,就此落幕。


可纵使郭皇后死了,赵祯依然对曹皇后不待见。


他又有了新目标,宠幸张美人。



张美人最受宠时,她伯父张尧佐,被赵祯提为宣徽使。


但大臣们不同意。


赵祯不愿妥协,宁可得罪大臣,也不愿美人伤心。


据说,包拯为了劝赵祯改变主意,天天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,去劝赵祯收回成命。


赵祯誓死不松口。


包拯说着说着,声音更大了,他的唾沫星子淬到了赵祯脸上。


赵祯没有怒,全当没看见。


这也从侧面反映出,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是很祥和的。


不过,曹皇后却愈发感受到,自己的境况很紧急。


很快便出现了第一次危机。


有一回,她发现一宫女与侍卫私通,想要处罚宫女。


怎想到这宫女竟跑到张美人那儿,磕头祈求原谅。


张美人也不知打的什么心思,真的跑去找赵祯,为宫女求情。


赵祯看着张美人的面子,也竟想放了小宫女。


曹皇后一得知这事,当即去了赵祯寝宫,请求他依法惩治宫女:“如果不这么做,以后一定会犯同样的错误。”


赵祯想先缓和气氛,让曹皇后坐下。


曹皇后不坐,就一直站着。


赵祯看了她很久,最后无奈下令,还是按宫规处罚了宫女,宫女被斩杀。


这也成了曹皇后与张美人敌对的开始。


彼时张美人盛宠正浓,一步步爬到贵妃的位置。


曹皇后依旧不在意。


她像是没看见般,始终不争不抢,不闹也不怨。



皇后淡泊,贵妃可不一样。


张美人晋升贵妃,变得愈发大胆,也愈发招摇。


有一次,她准备出游,觉得自己的仪仗不够气派,想像皇后一样威仪万方。


张贵妃跑去找赵祯。赵祯只说了一句:“你自己去找皇后借。”


她去了。


那时她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,但如果皇后拒绝,她定会继续纠缠,拿君王的话回怼。


可她怎么也没想到,皇后竟答应了,没有半分不悦。


张贵妃兴高采烈离开。



她回去告诉赵祯,赵祯也很惊讶。


但出于宫规,最终没让张贵妃这么做。


这事也让赵祯,第一次对这个皇后有了好奇。



很快曹皇后已入宫14年了,公元1048年,又发生了一件事,令赵祯更为惊讶。


当年正值正月,赵祯准备布置彩灯过元宵节。可被曹皇后劝阻,表示不能这样做。


而就在她劝阻第三天,几个卫士夜闯宫殿,似要谋反。


此时曹皇后正与赵祯在一块,他急忙喊王守忠,命令他即刻带兵平乱。


赵祯想出门看一下情况,依旧被曹皇后劝阻。


这时,一个内侍紧急回报:“外面只是嬷嬷在打不听话的小宫女。”


曹皇后震怒,大声呵斥:“乱兵就在附近杀人,你们还敢胡说!”


语罢,她又命令几个侍从带着水,跟在她和赵祯的身后,表示乱兵可能会放火。


没想到,乱兵真的放火了。


侍从立即浇水,火势还没蔓延便全部扑灭。


赵祯与皇后逃过一劫。


当夜,她还亲手剪掉侍从们的头发,喊话说:“明日你们来论功行赏,就以头发为证。”


因她这句话,士气高涨,乱兵很快被压制下来。


他们脱离了危险。


可赵祯从死神手中逃出,非但不感激曹皇后,还想废了她。


理由是,要立张贵妃为后。


这事传到大臣的耳边,纷纷上奏不能废后。


因曹皇后确实找不出污点,这事最终作罢。


或许从那时起,曹皇后的心,凉了。



以前她什么都不争,以为只要当好皇后,就一切平安。


可如今,她做到了,用生命保护帝王,却被这般对待。


曹皇后再也没有念想。


侍女们发现,她变得越来越平静,也愈发少言。


不喜。不怒。不伤。没有任何情绪破绽。


她时刻端庄,像木头一样存在,令赵祯更厌恶了。


某天,赵祯又患病,他突然大喊:“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。”



张茂则听了帝王的话,吓得不敢说话,为自证清白,他跑去上吊自杀。


但最终被人救下。


据称,宰相还劝他:“这只是官家有疾病,说的胡话而已,你不用在意啊。你想一想,若你真的死了,皇后怎么办?她的清白不是真的毁了吗?”


张茂则听了宰相的话,稍微平静下来。


这事后来传到曹皇后那儿。



她一听,悲凉万分,陪伴了半辈子的君王,终究是不信自己啊。


自那天起,她再也没有主动找过赵祯。


《清平乐》里唱:“半世疏离,一世知己。”


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感受吧。


可她与赵祯,连知己都算不上。


她一直被帝王嫌弃,就这样过了7年。


7年间,风云变化,人心皆老。


这时,赵祯已经53岁了,身体大不如从前。


公元1063年,赵祯去世。


曹皇后变成一个人。


因她一生未孕,没有子嗣。但国家不可无君王,最后从赵家找了一个养子,赵曙,接下了王位。


史称宋英宗。



曹皇后成了皇太后。


这一年,她47岁,在这深宫里,做了29年皇后。


29年来,无人知道她的喜乐。


就像无人清楚,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后,如何度过每一个寒夜。


她不说。


外人也不敢多说。


如今,她没了仇敌,没了误解,也不用争宠,站在权力最巅峰,拥有无上的权势与富贵。


可曹皇后根本看不上这些。


自赵曙当了帝王,她本可以摄政,还可以提拔家人。


但她不干预国事,依旧喜欢独处,享受自己的时光。


至于家人,也下令不允许提升,说是害怕影响皇族。


只是历史却推着她走到了前面。



有一年夏天,赵曙生病了,无法处理国事,大臣请求皇太后摄政,提一些建议。


她就这样垂帘听政了。


但即便参政,她也是一副淡然的样子,大臣们商讨要事,她总是说:“你们自己商量吧。”


后来赵曙病情好转,她立马从朝堂退下去,再不愿摄政。


史学家表示,权力对她而言,只是一种责任,而不是欲望。


说到欲望,她这一生唯一一次利用权力,是在赵祯死后,坚决提拔了张茂则。


当时大臣们也一致反对。


但她怎么也不肯松口。


至于理由,众说纷纭。


有说私情的。

有说阴谋的。

也有说人尽其才的。


但到底没有结论。


后来时局动荡,帝君驾崩。成为国君第4年,赵曙死了。


国不可一日无君。


大臣们又选定赵顼继位君王。


史称:宋神宗。



皇太后随即晋升为太皇太后。


史书记载,宋神宗对太皇太后很尊敬,只要没事,他便扶着太皇太后出游。


每一次,都会主动在前方开路。


讨太皇太后的欢心,宋神宗还将她的宫殿,改为庆寿宫。


意思是健康又长寿。


可他虽孝顺,心气儿却很高。


宋神宗上位没几年,渴望达到宋真宗、仁宗的盛世,于是与王安石一商量,决心变法。


王安心喊出口号:石破天惊的天命不足畏,人言不足惧,祖宗不足法。


可若变法,必定会触动大批官员的利益,危险重重。


像秦国的商鞅,推行变法,触及到当官者的利益,最终遭车裂而亡。


王安石也一样。


他处境极危险。


太皇太后知道后,极力劝说宋神宗:“祖宗留下来的法律是不可以轻易改动的。”


还指出:“王安石是很有才能,但怨恨他的心太多,你要懂得爱惜他,最好将他送走,送去其他地方才能保命。”


宋神宗想了很久,又看到变法没什么效果,于是照太皇太后说的,真的将王安石送走了。


王安石有幸活了下来。


但其实,了解宋史的人都知道,她救的不止是王安石,还有苏轼。


当年苏轼因写诗,触犯天威,入狱。


所有人都以为,他一定活不过明天。


可太皇太后听闻苏轼被关,跑去找宋神宗,劝说道:“听说苏轼现在被关进监狱,会不会是被仇人诬陷?他的诗纵使有错,但罪不至死啊,我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,你就不要冤枉好人了,这样会伤了和气的。”


宋神宗一听,觉得有道理,于是重审此案。


最终,苏轼获救。


不得不说,多亏了曹太皇太后,才有了苏轼的经典之作,一直传颂到今天。


但她终是老了。


公元1079年,曹太皇太后64岁那年,生了一场大病,医治无效,走了。


这是自赵祯死后,她独自活过的第17年。


要问这17年来,她是真的快乐吗?


没人知道。


或许,长久幽居深宫,她自己也不清楚了。


曹太皇太后死后,被追封为慈圣光献皇后,葬于永昭陵,与宋仁宗赵祯合葬在一起。


生前没有爱过,死后再次相见。


不知是幸,还是不幸?


历经了三朝的一代皇后,就这样长眠于历史中。


只是,一千多年逝去,当人们再次回忆起这位皇后,却少有喜悦,而是深深的悲伤。


繁华宫殿,江山一望无际,白云聚了又散,那个旷世家族走出的少女,从18岁到64岁,日夜伫立在城墙内,目睹了生死,目睹了政变,目睹着一个又一个仇敌离去。


她始终都是一个人。


也一直一个人。


逃不了。解不脱。



参考资料:

声工厂 《曹氏:历经三朝的贤后》

书籍《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》

百度百科:慈圣光献皇后

哔哩哔哩@江湖举人《清平乐有多还原历史中的宋仁宗?》




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





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